期刊发表网电话

全国热线
022-83699069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培养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04 11:34:39 阅读: 629 次

[摘要] 针对传统的小学数学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单纯地对学生传授甚至灌输书本知识;学生仅仅是知识灌输的对象;教材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的依据;教学内容离开了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学方法忽视了学生的自主体验。因此,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效果比较差。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尝试对体验式教学引入小学数学课课程进行了探索和思考。

[关键字]小学数学;体验式;数学思维能力;数学素养

世界瞬息万变,正如预言学家所言:21 世纪必将是一个“知识化时代”和“学习化时代”,教育的工作重心将由传授给学习者固定的知识转向塑造学习者新型的自由人格。体验式教学早在中国的先秦和西方的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就已萌芽。近年来,我国教育学者也日益重视学生的体验。

体验式教学的相关定义

什么是体验?什么是体验式教学?什么是小学数学课体验式教学?要研究小学数学课体验式教学,这些问题是不容回避的。

教育心理学认为:体验是人在实践中亲身经历的一种心理活动,并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感受情感。它包含两种含义,一种是行为体验,一种是内心体验。

所谓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就是指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内容和资源,创设情境、提供实践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体验、讨论、感悟、反思而形成良好数学思维和数学素养的教学方式。

小学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小学数学课体验式教学的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其思维水平朝着良好的、具有个性特色的目标前进。如何真正运用体验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这种关注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课堂教学,其操作要点是:

1、在师生双边体验过程中创建生态课堂

新课程提出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它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小学数学课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尤其要重视学生的原有数学经验,从学生的积累与教学的实际出发来设计教学方案,解开教材的束缚,创设道德体验的开放性情境。

2、建立促进学生发展的体验式教学评价体系

尊重并提升学生的个性差异是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内在要求,与此相适应,体验式教学评价更重视过程的价值,更重视每个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学生依据教学评价来对自我进行调整,不断完善体验方法,引向新的学习,其核心是承认差异,促进发展。

3、把小学数学课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相结合。

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一门校本没有现成的、统一的教材,其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和教学方式方法都较灵活,理念的相近和方式的灵活为它与小学数学的课后拓展活动相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一旦把小学数学课体验式教学过程中的课后拓展阶段与综合实践课相结合则可以很好地解决课时紧张及教师时间和精力缺乏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和数学行为素养有所提高。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的过程

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道德建构主体,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积极感受、深刻体悟、自主建构,实现其思想品德个性化发展,整个体验式教学过程包括:感知体验——感悟体验(反思)——践行体验三个阶段。

阶段:感知体验。小学数学的教学实际上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获得、积累、反思生活经验和重构生活经验,那么,什么是生活经验?经验从何而来?生活经验是人类生活历程在意识层面上的凝集。对于数学数的形成、数学原理及其定理都是源于几千年的不断积累后的成果,学生从体验中了解这些概念,有助于学生尊重数学的数学素养的形成。

第二阶段:感悟体验(反思)。感悟体验(反思)对于小学数学课教学来说具有重要意义。反思是学生在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基础上来分析认识自己作出的言行、决定以及所产生的结果,从而使数学知识内化的过程,是一种提高自我觉察水平从而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其实也就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通过反思而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也即形成有效地数学思维,而良好的数学思维是学好数学内在的稳定的动力。

第三阶段:践行体验。人的自由创造能力必须通过人的对象,即劳动所创造的产品表现出来。劳动产品是人的本质力量客观化、对象化的产物。广义的劳动包括了道德实践在内,人在劳动中既体现了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因此教师教会学生数学知识的时候,应当让学生运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践行体验中享受数学的实际效用。

数学是一门直面社会、面向生活、融入自然的学科,它客观地需要学习者以教材为目标导向,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富有创造性地开展体验性的学习活动,并以现实体验中的收获来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拓展课堂教学的功能。从学科特点上看,开展体验性学习符合科学学科认识活动的实践性、探究性、学科内容综合性的特点,使学生的活动时间和空间在课程中获得合法地位。希望本文上述的研究对于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帮助,也欢迎各位同行们评判指正。

参考文献:

[1]彭保荣,温小军,罗云桂.谈社会转型背景下体验的合理定位[J].教育与职业,2007年27期.

[2]温小军,周媚山.社会转型视野下的体验学习[J].井冈山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7年1期.

[3]孙俊三.从经验的积累到生命的体验[J].教育研究,2001年02期.

[4]朱丽,赵汉华.从接受到体验一种学习方式的转变[J].教学研究,2003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