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表网电话

全国热线
022-83699069

外在既美,人性尤善 ——浅谈《诗经》婚恋诗女性形象之魅力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10 12:57:43 阅读: 613 次

【摘  要】《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部诗歌总集,内容涉及到当时从贵族乃至平民的各个阶层的生活与风俗。而其中有关女性的作品非常多,约占其总数的三分之一,与女性爱情有关的作品占其总数的五分之一。尤其是国风当中的婚恋诗,塑造了众多各有特点但又都具不凡魅力的女性形象。这些篇章对女性形象、女性爱情、女性命运的描写,为我们展现了一道两千多年前的女性世界的动人风景。

【关键词】诗经    女性形象    外表    人格

作为一部不朽的文学经典,《诗经》在历史的变迁中代代相传,而“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①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诗经》是我国女性文学史的页,是我国文学作品中最早对女性的关注。许多女子的形象如同时光淘过的细沙,即使经历千年的风霜,依旧鲜活生动。而她们的魅力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用了一连串的比:“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分别以柔嫩的白茅芽、冻结的油脂、白色长身的天牛幼虫、白而整齐的瓠子、宽额的螓虫、蚕蛾的触须来比喻美人的手指、肌肤、脖颈、牙齿、额头、眉毛,形象细致。“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两句动态描写,又把这幅美人图变的生动鲜活。②

这是《诗经》乃至中国古代典籍中描写女性外貌之最,被后世无数次的咏叹,效仿。现在看来,诗中所用比喻甚至有些奇异,从手、皮肤、脖子、牙齿写到头发、眉毛以后,巧妙地用画龙点睛的手法,以甜美的微笑,顾盼神飞的秋波,充分展示了庄姜动态之美、神态之美,使之形神兼备,宛如一幅文字的美女工笔画。这位女性可以说是中国古代美女的典范了,不论从哪个时代的审美观念出发,她的美丽都是不容置疑的。

但大多数时候,《诗经》中女子的外在容貌美只是简单通过一两句或一两个词来勾勒出一个剪影,但却决不因为简单而失色。例如《诗经》的篇《周南•关睢》,“窈窕淑女”只有四个字,却将那个女子的体态、风姿、气质呈现在我们面前。这首诗甚至影响了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审美,使“淑女”成为远古至现在都被人们追崇的美丽健康、自然清新的形象。

应该说,《诗经》婚恋诗中的女子都有着动人的美丽形象,未必是她们个个都明眸善睐,沉鱼落雁,只是在这些诗歌里,她们都是出色的。或许只有先具备了美丽的外在,才具有进一步吸引他人的力量。这些女性的美丽影响了后来中国文学中对女子形象的塑造,也引发了无数人对于美女的无限遐想。

但是,除了容貌的秀丽,让诗经中这些女子历经两千年的风雨仍然能感染人的,并不仅仅是浮于表面的外在,而是她们那勇敢执着坚强果断的人格魅力。《诗经》中的众多女子在追求爱情时大胆热烈,思念等待情人时温情缠绵,遭遇不幸时果断坚决,如此等等,更展现了她们独立的人格,使《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更加具有了吸引力,也让后人们对其品格更加向往。

在《鄘风·柏舟》中写一个女子要求婚姻自主遭到父母干涉,顽强的追求婚姻爱情自由,宁肯以死殉情,用呼母喊天的激烈誓词,表现出她在爱情受到阻挠时的极端痛苦和要求自主婚姻的强烈愿望。③

又比如《齐风·鸡鸣》描写的妻子促丈夫起身早朝的一段夫妻对话。方玉润评曰:“此正士大夫之家鸡鸣待旦,贤妇关心,常恐早朝迟误,有累慎德,不惟人憎夫子,且及其妇,故尤为关心,时存警畏,不敢留于逸也。”④这位妻子贤惠体贴,但又不失原则,显出了婚后生活的幸福,也非常有特色。

至于那些惨遭不幸的女子,则更令人佩服。在那个艰难的时代,她们勇敢冷静,实是大多数人所不能及。最有名的当属选入了高中教材的《卫风·氓》。这是一篇充满悲愤控诉的弃妇自白的叙事诗。诗的层次,全按事态发展的经过安排:始而定约,继而成婚,继而任劳,继而遭辱,既而见弃,继而归家,乃至兄弟取笑,终乃自悼。女主人公在现实面前,终于清醒地认识到“氓”的用情不专,因此她并没有一味沉溺于痛苦的深渊里,而是振作起来,凭自已的勇气生活下来。体现了她刚强坚韧的性格。这个女主人公能够比较冷静的陈述事理,并严厉谴责了男子的负心,⑤由此来看,《氓》又展现了女性精神发展可喜的一面,具典型意义。

还有一种更为高尚的情感,也让婚后的女性形象倍增光辉,那就是堪称为文学史上位爱国女诗人的许穆夫人所写的《鄘风·载驰》中所表达的一种思国思家,爱家爱国的感情。其诗生动而深刻地反映了许穆夫人冲破礼俗束缚,立志救国的非凡胆识和真知卓见及其爱国精神,受到了历代人们的赞许。

总而言之,《诗经》婚恋诗中的女性形象对后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文学创作中很多女性人物的塑造是以《诗经》中的为原型的,社会生活中也有很多人以她们为榜样,她们的外在和内在的美,让她们成为经久不衰的经典人物,存留于历史人物的画廊中。

 

【参考文献】:

①朱熹《诗集传·序》,新一版第2页,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2

②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73,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8

③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卷71,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8

④方玉润《<诗经>原始》,中华书局    1986

⑤游国恩等《中国文学史》,册43页,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37月北京版,20007月第二十次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