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表网电话

全国热线
022-83699069

稻草室内栽培优质凤尾菇技术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15 16:29:14 阅读: 615 次

【摘要】凤尾菇作为一种真菌,富含丰富的矿物质和氨基酸以及蛋白质等,凤尾菇含有生理活性物质,能够有效的提高人体的免疫程度,更具有抗癌以及预防癌症的作用。凤尾菇作为复生性菌类的一种,在农田内栽植后,废弃的养料能够使弄农田边的更加肥沃。本文就稻草室内栽培凤尾菇技术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稻草室内栽培;优质凤尾菇;技术研究

【引言】由于我国稻草资源丰富,凤尾菇的菌丝在干燥、无病虫害的稻草中进行培植,经过多年的实验,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且用稻草栽培凤尾菇,在产量上比平菇高,给培植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稻草区内进行凤尾菇的培植,能够将空气中的游离氮有效的固定,在这就节省了培植中氮素营养辅料的资金,且不会影响凤尾菇的正常生长。因此,稻草室内栽培凤尾菇技术是值得研究的。

1.稻草的选择及相关处理措施

对于稻草的选择方面,应该选择晚稻草,需注意的是稻草的选择一定要新鲜无霉变无病虫害,颜色以金黄色为主。在处理稻草时,应先将穗轴上面的残余的谷粒清理干净,由此可防止稻草发生霉变[1]。处理后将稻草放在日光下暴晒三天左右,然后将稻草切成14cm左右的草段。接下来将稻草浸泡在0.49%的石灰水内(PH值达到11左右),大约后,将稻草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PH值达到7.6左右即可)。将稻草内富含的水分拧出(达到69%即可)即可。采用石灰水浸泡的方法对稻草进行处理,能够起到软化纤维以及溶解蜡质的作用,且成本较低,是经济适用的选择。

2.凤尾菇培植温度

凤尾菇平培植所需的温度通常在13°C至29°C左右,更佳时间通常在4月的下旬或者是8月的下旬均可。

3.凤尾菇培养方法

凤尾菇菌的培养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稻草麦麸培养基。主要操作方法为:将稻草切成放大约2.9cm的草段,然后浸泡在0.49%的石灰水中大约,捞起后用清水冲洗干净,PH值达到7.6左右即可,随后加入麦麸(通常为在总量的占有比中为19.9%左右)即可。另一种为棉壳培养基。即在棉壳内假如适量的碳酸钙(通常为在总量的占有比中为2.9%左右),石灰粉也可(通常为在总量的占有比中为0.4%左右)。把培养基装瓶,参照常规的流程进行灭菌和制备[2]。每个单独的母种可接种4瓶左右的原种,在温度达到24.9%时开始进行培养,在29天左右,瓶内的菌丝就能在长满。然后按照每瓶原种在接种79瓶左右的栽培种,在17天内基本上就可以长满,可以作为辅料进行播种。

4.培植地的选择及处理

因为凤尾菇对整体环境的适应能力很强,所以培植地可选在简易的菇棚和空闲的房屋以及仓库内。需注意的是,凤尾菇需要在干净的环境下以及通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培植效果良好。播种床可根据情况而定,着地铺设的比重创宽度大约为1.5m,如需分层搭建,层距应控制在59.8cm的范围内,两至三层即可[3]。顶层与屋顶的距离为49cm左右,更底层与地面的距离也应保持的29cm左右,播种床的床底可使用塑料膜进行铺垫,以保持是以的温度和湿度,在着地铺设播种床时,可利用塑料薄膜围起来。

5.播种

在播种前,要将铺设在菇床上的塑料膜进行消毒,随后铺上处理过的稻草(大约9cm左右),撒上一层凤尾菇菌种,稻草料和凤尾菇菌种均铺设三层(三层凤尾菇的菌种量占总量的19%和49%以及29%),播种后将塑料膜密封。

6.凤尾菇发菌

凤尾菇的发菌阶段通常是指播种后直至有小菇蕾出现的时间段,这一时期要严格的控制温度,凤尾菇菌丝所需的生长温度为23.9-26.9°C,凤尾菇菌丝更低温度不能低于13.9°C,更高不可超过28.9°C,需注意的是播种后直到小菇蕾产生前,都不能掀动塑料膜。在适宜的温度下,经过24天左右就会有小菇蕾出现,及发菇阶段。

7.发菇管理

达到发菇阶段后,可将薄膜与菌床之间的距离调制9cm左右,撒两到三次水即可。当发菇达到79%时,即可掀掉薄膜。然后给凤尾菇洒水,还要进行光照,每天不少于7小时。

8.成熟

当菌柄不再生长,菌盖已经达到更大的范围时,即为采收时期。采收时需注意用剪刀从凤尾菇的基部剪短,避免手拔。

结语

    稻草栽培凤尾菇,在产量上比平菇高,且节省了一定的资源,因此是值得推广的。

【参考文献】

[1] R. Sahay,R. S. S. Yadav,K. D. S. Yadav.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Extracellular Laccase Secreted by Pleurotus sajor-caju MTCC 141[J]. 生物工程学报. 2009(12)

[2] 刘艳如,曾志恒,林勇,郑怡,李小明.  凤尾菇发酵液抑制枇杷炭疽病菌组分的分离及活性研究[A]. 海峡两岸第十届菌物学暨第三届食药用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 2011(01)

[3] 殷红,王骏,唐菲,彭辉,刘芸.  合成培养基中磷源浓度对凤尾菇(Pleurotus sajor-caju)生长发育的影响[A]. 中国第六届海峡两岸菌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