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表网电话

全国热线
022-83699069

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2-29 15:26:49 阅读: 610 次


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而近年来中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就业难一再成为热点与焦点问题。本文就以就业弹性系数这个指标为依据,具体分析其变化及影响因素。

一、我国就业弹性现状

   (一)就业弹性系数概述

就业弹性是是衡量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吸纳能力的重要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为:

就业弹性系数= 从业人员增长率/ GDP增长率

从公式来看,影响从业人员增长率的因素,诸如人口因素、经济结构因素、制度因素、技术进步和资源禀赋因素等都对就业弹性系数有影响。

   (二)我国就业弹性系数统计数据

从1979-2007年,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为15.9%,就业人员的增长速度均值为1.8%,由此就业弹性在1979-198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出现了一个小幅度的增长,分别为0.190、0.274、0.423、0.407。

然后,就业弹性开始逐渐下降,1989年就业弹性仅为0.141。1991-1996年,就业弹性急剧下降,均值仅为0.047,而反观这一时期的经济增长速度却在20%-30%之间,均值达到25.2%,同时就业人员的增长率基本处在1%左右,作为就业弹性分子的就业增长率极低,而作为分母的经济增长速度极高,就业弹性低正源于此。1997-2002年,就业弹性出现了小小的反弹,而这个小小的增长来自于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此时国民经济以11.0%、6.9%、6.2%、10.6%、10.5%、9.7%的速度实现增长,并非源于就业量的大幅度增加。

二、我国就业弹性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济结构因素

现阶段,我国面临着产业结构升级的迫切要求,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产业结构在整个经济结构中居于主导地位,它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由于不同产业之间的生产效率存在差异,劳动和资本由生产率低的部门向生产率高的部门转移,这样的变化可加速经济增长。各个部门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是不同的,其中第三产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高,对就业有明显促进效果。

(二)技术进步因素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技术进步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它指的是科技活动的发展以及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作用的提高。

   从古典经济学开始,经济学家们就开始研究技术进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以李嘉图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认为,技术进步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就业的同时,也会造成结构性失业。在发展经济学理论中,希克斯认为技术拉动就业效应的产生主要基于以下情况:(1)劳动需求减少的压力同时又成为提高劳动供给质量的动力,从而带来高技能劳动者就业;(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和产品价格水平降低,又可以扩大生产规模,扩大销售规模,进而增加对劳动力的需求。综上所述,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下,技术进步短期内会使失业增加,但长期来看又可以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三)经济体制的变革因素

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经济,统一安排就业和分配生产资料与收入。市场化改革,经济体制的转变要求政府的强制手段逐渐退出,扮演好其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服务者角色。市场化改革反映在就业领域就是市场就业制度的建立,实现劳动力合理流动。在完善的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流动与匹配是供求价格决定的,而不受制于行政指令。

非国有经济就业人数占城镇总就业人数比重与就业弹性显著正相关,这一变量的系数为0.735481,远远大于其他几个因素对就业弹性的影响,说明经济体制的变革因素对就业弹性的影响更大。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劳动就业体制的改革,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经济产权主体的多元化,各种经济主体获得了更为自主的劳动用工权,城镇就业人数不断增加,非公有制经济得到了政策鼓励并迅速发展,非国有就业人数从1978年的2063万人增长到了2008年的23763万人,就业比例从21.68%提高到了78.66%。所以,进一步加深经济体制的改革,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就业弹性的提高有显著的作用。

三、结论及建议

从前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即出现了“高增长,低就业”的不愉快局面。分产业就业弹性的结果表明、二产业由于存在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就业增长有限,第三产业还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通过区域比较,我们发现经济发达省份就业弹性远高于欠发达省份,而且就业弹性不是在下降而是在上升;中国的城镇就业弹性高于农村就业弹性,并呈上升趋势。

中国就业弹性表现出此种特征固然是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结果。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从长远来讲,中国就业弹性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随着国企改革的逐渐完成,非国有经济成分的地位进一步巩固,产业结构的优化,冗余人员的释放,中小型企业、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都将是吸纳劳动力大军的主要力量。基于此分析,我们提出:

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的转型,深化国企改革,大力发展服务业,通过产业结构的升级来优化劳动力结构和缓解就业压力。通过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既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

参考文献

 

[1] 李文星.  中国经济增长的就业弹性[J]. 统计研究. 2013(01)

 

[2] 吴红宇,曹和平.  更低工资、就业弹性及就业效应研究[J]. 产经评论. 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