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表网电话

全国热线
022-83699069

恪守学术道德准则,提升学风建设水平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31 13:41:04 阅读: 412 次

恪守学术道德准则,提升学风建设水平

 

引言: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近年来我国科研、教学工作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然而在科研、教学工作推进的过程中,学术造假等学术道德与学风问题也同样日益凸显出来,并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阻碍。为此,本文对当前学术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同时围绕“恪守学术道德准则、提升学风建设水平”这一主题,对学术道德与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展开了探讨。

一、恪守学术道德准则与学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学术道德是指在从事学术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遵守且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的行为规范,而学风则可以理解为学校内学生、教师群体的学习风气,二者对于推动学术事业发展、净化校园环境、优化人才培养体系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学校的学风败坏,或是学术道德准则未能得到师生的认同与遵守,那么学校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也将面临极大的阻碍。由此可见,恪守学术道德准则,提升学风建设水平在当前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二、学术道德与学风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学术创新精神

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来看,无论是对知识理论的研究,还是基于实验的实践探究,其本身都可以看作是一个创新的过程,而学术研究成果也都必然会具有着很强的创新性,这就对相关研究工作者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研究工作者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精神的情况下,很难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取得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只能不断的选择他人已经研究过的学术研究课题。其研究结果通常也与他人所提出成果十分类似,这不仅使学术研究工作成为了一种低水平重复研究,同时也很容易出现抄袭、篡改他人研究成果的情况。

(二)思想观念出现偏差

学术研究本身虽然是以推动学科发展为目的,但在取得学术研究成果的同时,研究者也必然会获得一定的利益或是更大的声望,而在名利的诱惑下,很多学术研究工作者最终违背了学术道德规范,选择通过违背学术道德的行为来获取更多的利益。另外,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很多错误思想在社会上开始大肆传播,甚至被部分人当做是人生准则,这些思想对学术研究工作者的思想造成了很大的冲击,最终使得部分学术研究工作者形成了错误的思想观念,而在错误思想观念的驱使下,学术道德与学风问题自然也就随之出现。

(三)法制意识过于薄弱

学术研究工作不仅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学术研究工作者一个艰难的创新过程,因此为保护学术研究工作者的研究成果,在近年来已经陆续出台了多个法律法规,从法律的角度对科研学术道德进行了严格规范。然而由于相关法律的宣传力度不足,大多数学术研究工作者对相关法律法规也缺乏深入了解,因此一些存在学术道德问题与学风问题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往往并没有意识到自身已经触犯了法律,认为自身行为只是一种“潜规则”,有些则是存在着侥幸心理,认为自己的行为并不会被发现,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学术抄袭等事件才会频频发生。

(四)职业道德素养不足

学术道德不仅学术研究工作者需要共同遵循得到的规范,同时也是对自身责任的正确履行,无论是高校学生还是相关教育工作者,都有责任去约束自身行为,坚持科学精神,遵循学术道德准则。然而从目前来看,由于部分教育工作者、学生缺乏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并未正确认识到自身责任与义务,因此在学术研究工作中往往对学术道德准则视而不见,甚至是存在着知法犯法的情况,这也是学术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

一、规范学术道德与加强学风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明确学术道德规范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其客观反映了人们现实生活中的利益关系,同时也能够对人们的利益冲突、矛盾进行有效协调,保证人们利益关系的和谐,而要想让人们严格恪守道德规范,则需要用善恶标准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正确、客观评价,并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以及人的内心信念来维系这种价值观念与行为规范。从学术与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术道德作为学术研究、科学、教育领域的道德规范,其同样能够明确反映学术研究工作者在学术研究中的各种利益关系,并对这些利益关系进行协调,因此要想让相关学术研究工作者自觉遵守学术道德规范,自然也需要结合当前学术研究的发展现状,将学术道德准则明确下来,并从社会责任、是非观念等多个角度对这一学术道德准则展开评价,使相关学术研究人员能够对学术道德准则的内容产生认同感。这样一来,学术研究工作者能够在自身观念与信念的影响下自觉尊重学术道德规范,学术失范、学风不正等问题自然也就能够得到有效控制、解决。

(二)正确处理名利关系

在人类社会中,名利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名利的适度追求本身也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对于名利的过度追求,却很容易使人脱离实际,产生错误的观念,甚至是出现违背基本是非观念来获取名利的行为。因此,要想让学术道德得到规范,学术研究工作者自身必须要对名利拥有正确的认识,明确名利对于个人的意义,同时充分认识到遵守学术道德规范的重要性,这样当个人名利与学术道德规范产生冲突时,学术研究工作者就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而不会出现过度追求名利的情况。

(三)遵守法律法规

在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健全的今天,学术研究的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涉及到了各个方面,如《著作权法》、《专利法》、《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等法律法规都能够为学术研究工作提供明确的法律规范,并对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进行严厉惩处。要想使学术道德得到规范,学术研究工作者自身同样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了解,明确认识到哪些行为属于学术失范、学术不端的违法行为,这些行为会受到怎样的法律惩处,这样学术研究工作者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自然也就会约束自身的违法行为。另外,在学术道德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得到全面完善的阶段,学术研究工作者也要基于自身的是非观念来对学术失范行为进行判断,切不可在侥幸心理的影响下利用法律漏洞进行学术造假等行为。

(四)强化自身责任意识

对于学术研究工作者来说,遵守学术道德准则是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而学风建设也同样是高校师生的义务,各高校的学术研究工作者必须要强化自身的责任意识,对自身在学术道德、学风建设方面的责任义务进行正确认识与深入思考,并在学术研究工作中自觉履行相应的责任义务。作为学生,要明确学术失范行为的严重危害,并对自身行为进行严格约束,以免破坏学校学风,败坏学术道德;而作为教师,则需要在约束自身学术失范行为的同时,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与教书育人职能,对学生进行常态化的思想道德教育,明确指出其在科研工作中的错误行为,从而我学校良好学风的树立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五)坚持严谨科学精神

学术研究时科学的一部分,无论是学术研究过程、学术研究成果还是对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都必须要坚持严谨、公平的科学精神,这对于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规范同样是十分关键的。例如,在学术研究成果的评价中,部分评价活动虽然制定了明确的评价标准,但在实际评价中,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却仍然会存在请客送礼等行为,对于这一现象,学术研究工作者必须要坚持真实的科学精神,对学术失范行为坚决予以抵制,并在发现后勇于揭发,这样才能够保证学术评价的公正性,杜绝学术失范行为的出现,而在科学精神的影响下,各高校自然也就能够形成更好的学风。

结束语:总而言之,学风建设与学术道德规范对于各学科研究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虽然从目前来看各高校仍然存在着很多学术失范的行为以及学风不当的情况,但只要能够明确学术道德与学风问题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应对策略,就必然能够使学术道德得到规范、学风建设的水平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