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表网电话

全国热线
022-83699069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5-31 14:23:14 阅读: 337 次

高中历史教学中发散式教学模式实践研究

 

摘要:本文以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为研究对象,对发散教学模式的应用实践策略进行研究分析。文章以发散思维作为发散教学模式的基础,在论证这一思想内容与高中历史教育适应性的前提下,对具体教学策略做出说明。通过活用情景、构建体系、扩大范围、塑造能力这四个方面的论述,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教育;历史学科;发散思维

 

引言:高中阶段的历史学科教育,是帮助学生塑造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学科,在素质化教育不断深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中,实际教学工作也要做出深入性地调整,并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学科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借助发散性思维模式的特征优势,引导并塑造学生,使其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一、发散思维的概念特征

发散思维,原称为“Divergent Thinking”,是西方逻辑学思想下的重要思维形式,指大脑在思维过程中,所形成的发散性状态。这一思想形式,常常以多维发散状呈现出来,并表现出思维视野广阔的特征。具体在教学活动中,这种发散性思维,经常以“一题多解”、“一事多写”的形式表现出来,是思维创造力的重要基础。

发散性思维,表现出明显的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特征。在流畅性的内容上,发散思维,可使观念理论自由地发挥,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使思维观念可以更好地适应新的思想理念,使人处于“机智”的状态。所谓变通性,是通过人们的主观思维,对固化思想框架的颠覆,在多角度分析问题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实现横向对比,在触类旁通的思维状态下,分析事物的多样性。独特性,更加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化,在面对同一事物人们思维上的不同反应。而这一特征,也是发散思维的更高目标体现。

二、发散教学模式与高中历史课程的适应性

历史学所涉及的知识点内容十分丰富,虽然在整体结构上,可以从时间的主线结构中梳理出清晰的学科脉络,但其庞大的知识体系,也使学生在学习与记忆知识点内容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难度。通过发散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在各历史知识点中建立起客观的联系,并辅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记忆。例如,在“百家争鸣”知识点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历史发散分析,联想到处于对立化差异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由此,使得这一阶段的学科知识,形成更加连贯的系统体系。

同样,在学科教学中,知识内容相对较为枯燥,如果采用传统的课程组织结构,势必会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失去对于历史学科的学兴趣[1]。而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引入发散性的教学模式,在历史学科知识的时间节点中,适当地引入相关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以生动的故事内容为引导,更好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可以更好地集中在课程知识的学习中。而这种发散性思维方式,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从多角度范围,对具体历史节点产生新的认识,从而在发散性的思维中,构筑自己的历史价值观念,完成学科的自主学习。

三、发散教学模式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活用情景,引导课程主体

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中,在进行课程讲解时,教师经常会在创建教学情景的过程中,应用发散式的教学模式式,以通过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其学习积极性,使其与课堂保持同步状态,并产生相应的发散性思维,加深知识理解。尤其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通过与情景环境的融合,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融入到具体的课堂环境中,进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从历史角度对知识内容进行分析。

例如,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单元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让学生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阶段特征有所了解,并能在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诞生、国共一次合作、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土地改革、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中,梳理出这一历史阶段的基本史实。如果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仅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口述讲解,难免会使学生陷入枯燥的学习环境,并对单元课程的学习效果造成影响。对此,教师可以在课程教学的情景设置中,针对具体这一时期的整体知识结构,提出类似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标志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再通过多媒体辅助设备,播放一些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相关的趣味短片,使学生可以快速地将思维调整到特定的历史时间中,以此更好地适应课程学习,体现发散性思维的引导效果。

(二)构建体系,形成学科框架

建立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是开发发散思维教学应用价值的基本前提。通过完整的知识框架结构,教师可以更加清晰地定位某一知识点,并根据这一知识点,作出延展。而这种结构化的学习方式,也可以让学生从宏观的高度,形成对于历史学科的认识,并有助于学生历史观念的形成[2]。同时,在构建知识框架体系后,学生可以将基本的框架分析方法,对应到某一段历史中,并通过对应性的分析,在整体框架模型的分析方法下,学习具体的历史学科知识。而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更加细化地补充学生的历史知识体系,而不会对整体课程结构造成影响。

例如,在“中国近代史”的单元课程讲解中,教师可以将“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作为典型,在对其进行分析的过程中,从生产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思潮等方面,对“鸦片战争”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并在战争结果、条约内容、社会影响等内容中,完成学科内容上的知识分析。由此,帮助学生建立起了一套完整的知识分析模式,在接下来的近代史学习中,可以将这一分析模型作为基础,对“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战争”等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并在知识内容不断发散与拓展的基础上,保证主体分析脉络的清晰化状态。

(三)扩大范围,增加学生视野

高中历史学科,虽然有具体的学科大纲范围,但由于其学科自身的宏大特性,表现出了非常明显的延展性特征。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延展性状态,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通过知识的延展学习,补充对于历史学科的兴趣。同时,这种知识的延展,也能在综合能力、学识水平上,为学生带来具体的提升,使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理解历史。

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课程活动,补充课程教学形式,使学生可以通过演讲、参观、讲座等课程活动形式,完成历史知识的交流互动。例如,教师可以在课程设计上,以“古代文化艺术”作为主体,让学生自己提炼历史课程中的知识内容,设计自己的演讲主题[3]。然后,通过班级范围内的演讲活动,实现知识内容的交流学习。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对丰富并补充教材内的知识内容,并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结合历史知识完成演讲,而对于所有同学而言,其他学生的演讲内容,就是一次交流的机会,可以更好、更快地完成知识交流与思想发散,并完成历史知识体系的拓展学习。

(四)塑造能力,强化思想创新

发散性思维,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基础教学模式,在实际应用中,高中历史教师,需要将历史史实作为基础,在适当的引导的教学指导下,塑造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并在整合以往知识的同时,使学生尝试性地对新的知识内容进行探索,以此保证课程学习效果,实现综合能力的塑造与成长。

总结:综上,发散式教学模式,是发散思维引导下的现代教学理念,应用在高中阶段历史教学中,可有效地激发学生思维活力,加深学科理解,实现个人历史素养的综合成长。通过引导主题、建立框架、拓宽视野、思想创新这四方面内容的应用,更能够在教学优化上,发挥积极作用,助力高中历史学科教学的探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