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发表网电话

全国热线
022-83699069

公共图书馆与传统文化

作者: 发布时间:2020-06-01 10:20:26 阅读: 497 次

公共图书馆与传统文化

 

摘要:公共图书馆是传统文化传承与推广的重要机构,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应积极探索公共图书馆传承传统文化的创新路径。文章首先对公共图书馆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进行分析,进而对其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介绍。在此基础上,研究创新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路径,以期推动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

关键字: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创新传承路径

 

前言:公共图书馆是社会知识资源的集中地,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主体。许多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都被保留在公共图书馆中,并通过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推广等活动,让人们得以认识和了解。在公共图书馆的改革发展过程中,要继续肩负起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积极拓展传承传统文化的路径和渠道。

一、公共图书馆与传统文化传承的关系

公共图书馆储藏着海量文献资源,典籍丰富,是传统文化宝库。在新的时代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智慧图书馆的建设,让其储存的信息资源以全新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为读者提供了更加方便的阅读服务。这也为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应在深刻认识公共图书馆与传统文化传承关系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五千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典籍,从古代藏书阁,到现代的公共图书馆,借由这种统一的存储机构,让大部分典籍得以保存,让后世的人们能够领略到底蕴深厚的中华传统历史文化。因此,文化传承功能是历史赋予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在现代图书馆的运行过程中,必须肩负起这一职责,做好文化传承工作。特别是在数字图书馆的建设过程中,关于传统文化典籍的摘录、编目、笺注、影印、今译等工作,需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和工具的优势,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1]

二、通过公共图书馆传承传统文化的理论基础

(一)相关政策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是每一名中华儿女应尽的责任。特别是在文化多元化发展、开放化发展的时代环境下,多元文化的交流碰撞,容易让人迷失方向。只有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建立民族文化自信,才能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坚持原则,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去糟取精,展现中华儿女的风采。而公共图书馆在传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根据2018年1月份开始实施的《公共图书馆法》,公共图书馆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人民和中心,传承传统文化,推动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近几年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文化部等,陆续发布了多项关于公共图书馆和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指导文件,为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传承工作奠定了坚持的理论基础[2]

(二)5W”传承模式

文化传承的本质是一项文化传播活动,适用传播学的基本原理。传播学家拉斯韦尔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了5W”传播模式,将传播过程分解为5大要素,即“Who”、“What”、“Which”、“Whom”、“with What effects”,分别指向传播主体、传播方式、传播渠道、受众和产生的效果。这有全面解答这五个问题,才能保证传播活动的有效性。在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也需要关注这几方面的问题,在明确传播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创新传播方式和渠道,掌握不同受众对象的特点,采取差异化的传播方式,从而确保最终的传播效果[2]

三、创新公共图书馆传统文化传承的具体路径

(一)做好公共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

基于上述分析,要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功能,需要对其文化传承工作作出全面改进。从思想到方法、从形式到渠道,只有不断跟随时代发展变化,融入创新性的成果,才能保证传统文化传承工作的有效开展。在此过程中,首先应提升公共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现代公共图书馆不仅是一座文化宝库,同时也是重要的休闲空间。随着人们对精神追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休闲时间到公共图书馆开展阅读活动。公共图书馆作为收藏文化典籍的建筑,自身也是一种文化的象征,在图书馆建筑外观设计、室内装饰设计过程中,融入更多的传统文化元素和符号,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融入到传统文化氛围中。许多地方公共图书馆也是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对城市形象建设也有一定影响,通过改进公共图书馆的装饰装修设计,可以更好的发挥其本身的文化传播作用。此外,也需要继续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更新数字化阅读的硬件设备,为创新文化传承途径打下良好基础。

(二)积极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

开展传统文化阅读推广活动,是公共图书馆传承传统文化的基本途径。许多馆内收藏的传统文化典籍,只有切实利用起来,成为人们喜爱的读物,才能完成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传统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对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书馆开展阅读推广活动,则是要引起人们对传统文化典籍的关注,通过参与活动,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真正发挥传统文化对于推动现代社会文明建设的作用。在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形式选择方面,可以通过编制专题书目,为读者到馆阅读提供指导。比如按照哲学宗教、文学、历史、音乐、美学、心理学等,编制经典书目,帮助读者快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也可以通过定期举办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讲座,或以书法、美术鉴赏、培训等形式。吸引读者参与到传统文化推广过程中。

(三)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式

公共图书馆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传承基地,包括技艺、经验、精神等以非物质形态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许多都是通过身口相传才得以延续。公共图书馆应主动收集以各种载体形式存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然后以文献典籍等形式,对其进行整理和记载,使其可以得到更完整的保存。这对于传统条件下的公共图书馆文化传承工作而言,难度较高。但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公共图书馆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声音、图频、影响资料等更多的形式进行存储。还可以通过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现场表演等形式,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推广。在此过程中,可以吸引更多的爱好者,通过学习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者,使其获得更好的传承。

(四)将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阅读生活结合起来

公共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最终要与现代人的阅读生活结合起来,在进行文化传播的同时,满足人们休闲等方面的需求。这需要对图书馆的文化传承方式进行改变,根据读者的阅读习惯、阅读偏好,为其提供更加人性化的服务。许多地方公共图书馆,除了想读者提供阅读空间外,还积极营造文化休闲功能更加丰富的文娱空间。比如云南生图书馆以地方普洱茶文化为契机,通过营造普洱茶文化主题空间,让读者可以在品茶、阅读的过程中,了解更多关于地方普洱茶文化的信息。同时,这种阅读空间的分为更加轻松,能够满足人们休闲放松的需求,使人们更喜欢通过阅读方式度过自己的休闲时间。

(五)不断提升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水平

公共图书馆的阅读服务水平,对传统文化传承效果有直接影响,在新的时代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应通过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手段,为读者提供精准的阅读推广服务。受人们的年龄、性别、职业、受教育水平等方面的影响,不同的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接受程度均不同,对于一些传统文化理念,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只有以合适的方式向读者推动合适的阅读内容,才能更大化的满足读者需求,同时确保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在此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创新网络阅读传统,在以移动阅读等方式满足人们碎片化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记录读者的阅读过程。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偏好,进而向其推动合适的内容。在此情况,图书馆的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公共图书馆承担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职责,通过对其软硬件设施进行完善,创新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和途径,向读者提供精准的内容推送,可以优化传统文化的传承效果,使公共图书馆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寇垠.图书馆创新孵化器功能的概念建构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9(03):2-10.

[2]梁旭雯.论公共图书馆与和谐文化的关系[J].河南图书馆学刊,2019,39(01):14-15.

[3]唐义,崔玥玥.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研究[J].图书馆,2018(11):44-50.